保险新规重疾2021有什么调整
保险新规重疾2021调整如下:
1.新增重疾和轻症,规范了轻症定义
2007年版的重疾旧规有25种必保重疾,而重疾保险新规定2021在旧规基础上又新增三种重疾:严重慢性呼吸衰竭、严重克罗恩病、严重溃疡性结膜炎。
重疾旧规对于轻症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,并无规定重疾险必须保障轻度疾病。而重疾保险新规定2021则将三种轻症:轻度恶性肿瘤、较轻急性心肌梗死、轻度脑中风后遗症纳入了必保范围,且赔付比例规定上限为保额的30%。
2.对部分疾病的核赔更加宽松
重疾保险新规定2021针对部分疾病的理赔申请,审核变得宽松了。比如重大器官移植术,重疾旧规不包括小肠移植,而重疾保险新规定2021将小肠移植也纳入了赔付范畴。而较重急性心肌梗死,以前都是“急性胸痛”这种模糊的概念,现在增加了临床数据,理赔条件更加清晰。
3.甲状腺癌赔得少了
在重疾旧规中,恶性肿瘤是重疾的一种,而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,因此甲状腺癌一般是按100%保额赔付的。但是,重疾保险新规定2021将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剔出了重疾范围,认定属于轻症,即大多数新规重疾险只能赔30%保额。
4.原位癌不再是必保疾病
在重疾旧规中,原位癌不在恶性肿瘤保障范围内。重疾保险新规定2021则规定原位癌不在恶性肿瘤和轻度恶性肿瘤保障范围内。很明显,原位癌的理赔门槛更高了。
5.急性心梗理赔门槛变高
以前较重急性心肌梗死是以“急性胸痛”等模糊概念来认定理赔,而现在增加了临床数据,更加严格规范。换言之,该疾病的理赔门槛变高了。不过,从长远来看对保险业发展是有利的。
重疾险2021年新规落地后,甲状腺癌不赔了
一、为什么要对甲状腺癌分级赔付?
甲状腺是一个很低调但却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,平时看不见摸不着。它状似蝴蝶,位于人的脖子处,距离“喉结”2-3cm的地方。
甲状腺癌在女性群体中发病较多,且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但以中青年居多。
有数据显示:从2000年开始,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突然开始飙升,每年以平均20%左右的速度增长,成为增速最快的癌。尤其是女性,甲状腺癌发病率几乎直线飙升。
随着越来越多人得甲状腺癌,它也一跃成为癌症理赔的前三,甚至绝大多数都霸占榜首。
倍领哥这里整理了2020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司的高发重疾:
通过表格,我们可以看到,甲状腺癌已经成了保险公司重疾险理赔第一的高发癌症了。高赔付率几乎把保险公司给赔出阴影了。
但其实甲状腺癌的治愈率很高。有数据显示,45岁以下非晚期甲状腺癌患者,20年生存率可达到85%至90%。
即使病情较重,经过规范治疗,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能达到80%以上。
而且甲状腺癌治疗费用也很便宜,像一般轻度甲状腺癌只要几千块就能治好。
所以重疾新规就直接给甲状腺癌的定义分级了。
二、重疾新规后,甲状腺癌怎么赔?
旧版重疾险定义中,恶性肿瘤不分轻度和重度,所以轻度甲状腺癌也属于恶性肿瘤,赔付也按照重疾赔付100%。
但在新版的重疾定义中,恶性肿瘤划分为轻度和重度。
作为高发却很好治愈、治疗费用也不贵的轻度恶性肿瘤被划分到了轻症中,按照轻症的赔付比例赔,且不能超过重疾的30%。
这意味着甲状腺癌并不是不赔了,而是根据轻重度不同获得不同的赔付比例。
甲状腺癌的划分标准是TNM分期。即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分期。
(注:T——原发肿瘤的大小,N——区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,M——是否有远处转移)
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病情,甲状腺癌被分为6个阶段,最轻的是Ⅰ期,最严重的是ⅣC期。
其中:
TNM分期 I期以上甲状腺癌,按重症赔付。
TNM分期 I期或以下甲状腺癌,按轻症赔付。
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:王女士2021年2月买了100万保额的重疾险,重疾险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轻症赔付比例为30%,
2023年张女士确诊得了甲状腺癌,并且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为TNM分期 I期甲状腺癌,那么她能获得的赔偿金额应该为30万元。
三、甲状腺癌分级赔付,对我们有什么影响?
如果甲状腺癌真的不再算作重疾,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?这里要分情况来看:
对于在新规落地前投保的客户,不会有任何影响。
将来得了甲状腺癌,肯定还是按照购买时的那份合同为主,赔付100%保额的,保险合同受法律保护,没有人可以随意更改。毕竟,疾病定义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已经生效的保险合同。
对于没有投保的客户,赔付比例将下降。
甲状腺癌变为轻症,只能获得原有理赔额的20%到30%。其实,考虑到实际的治疗费用,即便按照轻症理赔,也足以弥补患者的收入损失了。
总的来说,倍领哥认为这项变化是合理的。因为轻度甲状腺癌发病率非常高,稳居重疾理赔榜首。高理赔会导致保险公司不堪重负,最终提高保费,由消费者买单。
所以,无论是出于病种的高发性、治疗情况,还是考虑保险公司的稳定性,甲状腺癌被排除出重大疾病,都是合情合理的。